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官方微信

谭博士膏方门诊:青岛市莱西中心大药房

详细地址:威海路中段 邮电局西邻。

谭博士膏方门诊:济南市经十路169369号 

联系电话:186-6017-2185

手机:186-6017-2185

当前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 >> 膏方用药 >> 查看详情

人参

来源: 人气: 发表时间:2017-11-09 10:30:46

人参,多年生草本植物,喜阴凉、湿润的气候,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~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。由于根部肥大,形若纺锤,常有分叉,全貌颇似人的头、手、足和四肢,故而称为人参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、地精、神草。人参被人们称为“百草之王”,是闻名遐迩的“东北三宝”(人参、貂皮鹿茸)之一,是驰名中外、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。

参须:以红参须为多见,性能与红参相似,但效力较小而缓和。

 

  生晒参:性较平和,不温不燥,既可补气、又可生津,适用于扶正祛邪,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。

 

  白参(糖参):多选用身短、质较次的高丽参,用沸水烫煮片刻,浸糖汁中,然后晒干。

 

  白参(糖参)的功效:性最平和,效力相对较小,适用于健脾益肺。

 

  野山参:无温燥之性,大补元气,为参中之上品,但资源少,价值昂贵,很少用。

 

  红参: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,干燥后除去参须,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。红参的功效:温补。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,长于振奋阳气,适用于急救回阳。

药性论述

  性味归经:性平、味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 

 

  功效: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。[1]

 

  主治:劳伤虚损、食少、倦怠、反胃吐食、大便滑泄、虚咳喘促、自汗暴脱、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、消渴、妇女崩漏、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,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。

 

  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-10g,大剂量10-30g,宜另煎兑入;或研末,1-2g;或敷膏;或泡酒;或入丸、散。[1]

 

  用药禁忌:实证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。反藜芦、畏五灵脂、恶皂荚,应忌同用。 

 

  临床应用:

 

  1.元气虚脱证。本品能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为拯危救脱要药。适用于因大汗、大泻、大失血或大病、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,气短神疲,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。单用有效,如独参汤(《景岳全书》)。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,四肢逆冷者,应与回阳救逆之附子同用,以补气固脱与回阳救逆,如参附汤(《正体类要》)。若气虚欲脱兼见汗出身暖,渴喜冷饮,舌红干燥者,本品兼能生津,常与麦冬、五味子配伍,以补气养阴

 

  2.肺脾心肾气虚证。本品为补肺要药,可改善短气喘促,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。治肺气咳喘、痰多者,常与五味子、苏子、杏仁等药同用,如补肺汤(《千金方》)。

药方选录

  ⑴治营卫气虚:脏腑怯弱,心腹胀满,全不思食,肠鸣泄泻,呕吐逆:人参(去芦)、白术、茯苓(去皮)、甘草(炙)各等分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至七分,通口服,不拘时,入盐少许,白汤点亦得。常服温和脾胃,进益饮食,辟寒邪瘴雾气。(《局方》四君子汤)

 

  ⑵治胃虚冷,中脘气满,不能传化,善饥不能食:人参末二钱,生附子末半钱,生姜一分(切碎)。上三味和匀,用水七合,煎至二合,以鸡子一枚取清,打转,空心顿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温胃煮散)

 

  ⑶治三、二年间肺气上喘咳嗽,咯唾脓血,满面生疮,遍身黄肿:蛤蚧一对(全者,河水浸五宿,逐日换水,洗去腥,酥炙黄色),杏仁(去皮尖、炒)、甘草(炙)各五两,知母、桑白皮、人参、茯苓(去皮)、贝母各二两。上八味为末,净磁合子内盛。每日用如茶点服。(《卫生宝鉴》人参蛤蚧散)

 

  ⑷治阳虚气喘,自汗盗汗,气短头运:人参五钱,熟附子一两。分为四帖,每帖以生姜十片,流水二盏,煎一盏,食远温服。(《济生方》)

 

  ⑸治心气不定,五脏不足,恍惚振悸,差错谬忘,梦寐惊魇,恐怖不宁,喜怒无时,朝差暮剧,暮差朝剧,或发狂眩:远志(去苗及心),菖蒲各二两,人参、白茯苓(去皮)各三两。上为细末,炼蜜丸如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。每服七丸,加至二十丸,温米饮下,食后临卧日三服。(《局方》定志丸)

 

  ⑹治消渴引饮无度:人参、瓜蒌根各等分,生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麦冬汤送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玉壶丸)

 

  ⑺治消渴引饮:人参为末,鸡子清调服一钱,日三、四服。(《纲目》) [1]

 

  ⑻糖尿病气阴两伤,体倦乏力者:可用人参浸膏,每次5毫升,每日2次。

 

  ⑼脾虚食少,倦怠无力,腹泻的人:人参10克,白术10克,茯苓8克,甘草3克,生姜3片,大枣1枚。水煎服。对重病、久病后体力恢复卓有成效[2]

网站首页 |膏方资讯 |膏方知识 |膏方用药 |山东膏方 |调理膏方 |疾病膏方 |膏方门诊 |膏方名医 |膏方书籍 |膏方疑问 |联系我们 |